了解6大经验,应对数字化转型6大挑战
作者:IOTD研究顾问发布时间:2022-03-01分类:企业培训方案浏览:6683
为了让商业模式更加适应未来的环境,数字化转型成为组织的必然之选,让组织在未来能够长久地保持竞争力。但数字化转型充满了挑战,清楚地了解转型过程中即将面临的挑战,避免陷入失败的陷阱,对组织非常重要。
01
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抉择
尽管将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放在一起的时候,理智上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关注长期价值,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容易抉择。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并没有确定时间,也许在未来的3-10年之内,对转型的投入都会大于它所带来的收益,组织的领导层是否有强大的内心面对投资者的质疑而能坚持不动摇?当组织的最高领导层发生更替的时候,组织的新领导者还能不能坚持最初的决定,继续关注长期价值?当组织业绩滑坡的时候,是否真的能忍得住,继续为长期价值做投入?转型过程中有太多变数,不管如何选择都需要付出必须承受的代价。
02 业务与技术认知不同
尽管总在强调数字化转型是业务与IT技术的深度融合,但传统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和文化氛围中,是业务部门提出需求,IT部门负责实现需求;IT部门无须了解业务,而业务部门也无须了解IT。在这样的认知下,由于彼此关注的视角不同,缺乏了解,因而形成了非常不利于协作的氛围和刻板偏见。
数字化转型需要业务人员与IT技术人员之间开展无缝的协作,如何做到这一点,是传统组织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03 缺少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才
对于大多数传统组织而言,缺少数字化转型相关技能的人才是一个必须直面的挑战。数字化转型会涉及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新的管理方式与新的组织结构,都需要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才的支持才能顺利变革,可是这些领域的人才所有组织中都缺乏。
引进外部人才不容易,培养组织内部的数字化人才也不容易。
首先,培养周期会非常长。对于传统组织而言,这些都是全新的领域,即便是聘请专家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也仅仅只是解决了认知层面的问题,而要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么长的培养周期无法满足瞬息多变的市场需求。 其次,花费时间和经费培养起来的数字化转型人才能否留住,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04 组织难以适应变革
转型意味着变革,变革从理性上来看是为了整个组织的利益,使得组织能够走得更加长远。然而对公司员工来说,变革却意味着挑战。
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已经得心应手的工作习惯,面临新的角色、新的职责以及新的领导等岗位调整,需要重新适应;他们将面临权力和利益的变化,为了组织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数字化转型将会遭到抵制。
05 很难放弃传统管理模式
数字化转型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来与之匹配。用过去的经验解决当下组织遇到的问题是组织普遍的选择,但这也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
其一,组织内部人员的思考方式是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习惯。新的管理方法必然会对他们的思维模式产生冲击,如何让他们能够接受并认可新的管理理念是一个难题。
其二,组织内成熟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流程都是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莫说调整起来要伤筋动骨,就算调整成功了,也无法在保证组织绩效的同时切换到新的管理方法。
06 有限的预算如何支持数字化转型
传统组织虽然重视数字化转型,但通常可以用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预算有限。
多是因为一些传统组织受市场影响,业务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这类组织很难动用大量的资金用于数字化转型;还有一些传统组织,投资者的构成比较稳定,虽然对于数字化转型他们意愿比较强烈,但可以动用的资金有限,又不愿意引入新的外部投资者,因而处于两难的选择状态;大部分的传统组织对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转还缺乏根本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制定一个有效的预算。
由此,组织内可以用于数字化转型的预算不足,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开展数字化转型,也成为组织管理者必须面对的又一大挑战。
所以,数字化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组织更要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谨慎地应对挑战,避免为数字化转型埋下隐患。一些已经达成共识的经验,可以为转型中的组织提供一些参考:
1、数字化转型不能急于求成,组织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把关注点放在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上。
2、数字化转型团队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因为转型本身就意味着对现有组织和人员利益的改变,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则很容易被现有的组织扼杀。
3、数字化转型需要真正的敏捷和精益文化,不能让敏捷和精益仅仅停留在口号以及表面的工作方法中。
4、数字化转型需要符合数字化思维的商业模式来与之匹配,仅仅把数字化转型套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上是无法真正获得成功的。
5、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创新,需要适于激发员工主动性、鼓励创新的管理理念。
6、数字化转型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一个将客户排除在外的生态系统是无法保证数字化转型成功的。
- 上一篇:在线学习系统的使用建议
- 下一篇:算法必须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