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培训方案 > 正文

这6大障碍,阻挡了组织学习的进程

作者:IOTD研究顾问发布时间:2022-02-23分类:企业培训方案浏览:6093


  • 障碍1 - “我就是我的职位”

  • 障碍2 - “对手在外部”

  • 障碍3 - 积极主动的幻觉

  • 障碍4 - 执着于短期事件

  • 障碍5 - 试错法的错觉

  • 障碍6 - 管理团队的迷思

这6大障碍,阻挡了组织学习的进程

    很少有公司的寿命能超过人均寿命的一半,据统计,大型工业企业的平均寿命小于40年。所以很多人都将有50%的机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看到自己现在公司的消亡。


    而大多数走向消亡的公司,事先都有很多迹象表明它们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然而,即使有些经理人曾经注意到这些问题,但还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组织作为整体也没有认识到某些危险正在来临,不能理解那些危险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没有形成其他替代行动方案。


    大多数组织机构的学习实践情况并不理想,这不是偶然的。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模式、人们对工作的定义,以及最要紧的——人们所接受的教育,造成了根本的学习障碍。即使有聪明肯干的人做出最大的努力,这些障碍还是挥之不去。他们往往越是努力解决问题,结果反而越糟。所有的组织都在某种程度上遭遇着这类障碍,而学习实践的发生也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对组织而言,学习障碍常常被忽视。而消除障碍的第一步,是要先能识别出以下6种学习障碍。

障碍1 “我就是我的职位”


    我们接受的教育历来强调忠于职守这一概念,以至于我们会把自己的工作混同于自己的身份。


案例

身份认同危机

一家大型钢铁公司关闭工厂时曾宣布,要为被裁员的职工提供培训,以帮助他们找到新工作。然而,培训根本不管用,工人们听天由命地沦为失业者,然后零星做些临时工作。


心理学家想找出问题的原因,结果发现,这些钢铁厂职工有着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我怎么能做别的工作?”工人们说,“我就是个钢铁厂职工。”


    心理学家想找出问题的原因,结果发现,这些钢铁厂职工有着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我怎么能做别的工作?”工人们说,“我就是个钢铁厂职工。”


    在被问到靠什么生活时,相信大多数员工都只描述每天做的工作,没有谈到他们曾身处其中的这家大企业的目的。他们大多觉得,自己对身处其中的系统只有很少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力。就像大家津津乐道的:在大企业里我们都只是个螺丝钉,随时可以被替换。所以就只干自己的工作,总是把自己的责任限定在自己的职位界限之内


    当组织中的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他们就对所有职位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缺乏责任感。所以,当结果令人失望时,要找出其原因也会很困难,所能做的就只剩猜测:一定有人把事情给搞砸了。

障碍2 “对手在外部”


    当发生问题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去责怪我们身外的人或事。而有些组织则会把这种倾向上升为命令,即必须找到问题的外部责任方。


    所以就出现了市场部门责怪生产部门,不能完成销售指标的原因是产品质量没有竞争力;生产部门又责怪设计工程部门;设计工程部门又责怪市场部门干扰设计,无法真正发挥出设计的水平。


    “对手在外部”这一障碍的症状,其实是“我就是我的职位”观念的副产品,是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观察世界缺乏系统性。当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我们就无法看清自己的行动在超越自己职位边界范围的影响。而当我们的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回过头来伤害到自己时,就错误地认为这些新问题是外部造成的。就好像被自己的影子追着,我们无法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

    “对手在外部”的症状不仅限于组织内部的相互指责,也存在于公司之间,不少公司在经营后期会采取大规模降价、促销等系列举措,试图疯狂反击想象中的对手。然而,这些举措并没有挽回公司日益亏损的局面,也没有解决公司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服务质量越来越差,对顾客的唯一吸引力最后就只剩下低价格。


    但是,“对手在外部”几乎从来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外部”和“内部”通常是在同一个系统里。正是因为这种学习障碍,我们几乎无法从“内部”找到关键点,来有效解决横跨“内部”与“外部”界限的系统性问题。

 

障碍3 积极主动的幻觉


    一直以来,积极主动都被广泛提倡,号召应当迎难而上,不要等别人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且要在问题演变成为危机之前把它解决掉。尤其是,积极主动还往往被当作“被动反应”的对症药,而后者是等到面失控才采取措施。但是,针对外部敌人的攻击性行动,真是积极主动的同义语吗?


    事实并非如此,积极主动往往只是被动反应的一种伪装掩饰。如果我们只是对“外部的敌人”采取更积极的攻击性战斗,我们还是在被动反应——不管怎么称呼它。只有认识到自身也是问题的始作俑者之一,才能达到真正的积极主动。这种主动是思考方法的结果,而不是我们情绪状态的产物。

障碍4 执着于短期事件


    很多时候,我们在陷入争执时所说所做的就和孩子一样,都有一种惯性思维,即把问题看成是一系列分立的事件,而且每一个事件都应该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起因。


    组织机构中的交谈都被事件所主导:上个月的销售额、新的预算裁减、上季度的利润、竞争对手新推出的产品等等。对个别事件的执着,是生物进化的一部分。

试想处于生存竞争中的原始人,对宇宙的沉思能力将不会是一项优先事项,最要紧的是察觉周围的野兽,并迅速做出反应。


    而与此相反,今天组织和社会所面对的主要生存威胁,并不是来自突发事件,恰恰是来自缓慢渐进的过程:国际局势、社会商业环境、公司产品设计或质量的下滑等,这些都是缓慢渐进的过程。


    如果大家的思想都被短期事件主导,那么组织就不可能持续地从事有创意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注意个别事件,那最好的结果就是我们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做出预测,以便做出最佳反应,但这不可能学会如何创造。


障碍5 试错法的错觉


    最深刻的学习来自直接的经验。的确,通过直接的试错法学会了各种技能。但是,如果我们行动的结果是不可观察的呢?如果我们行动的主要结果要在很久之后的末来才会显现,或者在我们身处其中的更大系统里相隔很远的地方显现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学习视界”,即时空和视力范围之内观察自己的行动效果。当我们行动的结果超越我们的学习视界时,就不可能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了。


    在这里就遇到了组织机构的核心学习悖论:我们从经验中学习得最好,但许多最重要的决策带来的结果恰恰是我们无法直接体验的。许多组织的最重大的决定,会在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里、在整个系统范围内产生影响。

    研发决策首先影响生产和市场领域;对新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投资会在十年或更长时间里,影响产品质量和发货可靠性。在诸如此类的决策中很少有“试错式学习”的机会。如果决策的作用周期超过一两年,就很难看清并从中学习,因为多数人都有短期记忆的毛病。


就像一旦某一领域的求职者出现暂时的过剩,大家就都认为该领域的劳动力超级过剩了,纷纷转行。几年后,该领域又出现劳动力短缺,又纷纷回来,于是又产生了过剩。


    显然,职业培训开始的最佳时机,就是在人们已经讨论过剩有好几年,而很少有人问津该领域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刚好在短缺形成的时候完成职业培训。


    传统上,组织机构试图通过划分部门来克服广泛的决策影响所带来的困难,并通过建立功能性等级结构使工作易于上手。然而,曾为了分工方便而进行的劳动划分,切断了各功能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果是:对公司最重要的、跨越功能界限的复杂问题的分析,竟然成为一种危险的或者根本无从下手的操练。

障碍6 管理团队的迷思


    面对这些学习悖论和障碍,迎接挑战的自然是管理团队——一组经验丰富、来自不同职能部门和专业领域的经理人。他们应该一起理清对组织至关重要的、跨部门的复杂问题。那么,管理团队克服这些学习障碍,究竟有多大信心呢?


    遗憾的是,企业团队常常陷于势力范围之争,假装已经在集体策略上统一了思想,以维护表面上的团结一致。为了保持形象,他们努力消除意见不合;避免公开表露严重分歧;集体的决策退化为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协,或者干脆是强加在集体名义上的个人观点。如果有分歧,它通常表现为相互指责和意见主张的两极分化,因而无法揭示深层经历的差异和不同的假设,无法使团队整体得到学习提升。


    大多数经理人都觉得集体探寻本来就具有威胁性。学校数育告诉我们:永远不能承认我们不知道的答案。而大多数公司还在强化这种训练,奖励善于推销自己观点的人,却忽视对复杂问题的探寻。即使我们感到没有把握,或者根本就不懂,我们还是学会了保护自己,避免由于暴露我们没有把握或无知所带来的痛苦。这一过程正好阻止了新知识的形成,而新知识是可能给我们带来威胁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种“老练的无能”——团队成员非常擅长躲避学习。

 

    当下时代的同样学习障碍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仍然持续着。但是,我们必须更清晰地了解这些学习障碍,才能为解决他们找到针对的方式。

这6大障碍,阻挡了组织学习的进程